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记者 顾艳伟)太空,空天地遥感卫星常规监控;天空,广西无人机实时拍摄;地上,协作形执法人员待命出击。让问7月2日,题化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综合执法局组织南宁、肥无柳州、处遁百色、空天地贺州市市场监管局在玉林市开展广西“铁拳•桂在真打”打击假冒伪劣化肥专项跨区域执法协作行动,广西对前期通过遥感卫星监测到的协作形玉林市部分涉嫌生产“问题”化肥的企业进行执法检查。先后查处“问题”化肥200多吨,让问并将企业可能存在的题化违法经营线索,移交玉林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肥无
7月2日14时,处遁设置在玉林市市场监管局的空天地“广西‘铁拳•桂在真打'打击假冒伪劣化肥专项跨区域执法协作行动处置中心”的大屏幕上,实时播放着无人机回传的动态画面,遥感卫星技术人员向行动总指挥介绍遥感卫星拍摄的相关化肥生产企业的影像细节特征,以判断企业生产规律和生产时间,为市场监管部门精准执法提供技术支持。
处置中心正在观看无人机回传的实时监控画面。顾艳伟/摄
“今天出动了30架次无人机,每架机器覆盖半径5公里,可以对多个目标实施精准监控。”在处置中心内,随着无人机指挥员向飞航控制人员下达指令,无人机“锁定”一家化肥生产企业,该企业院内陈设和人员活动情况出现在大屏幕上。镜头继续拉伸,院内停放的一辆大货车的后车厢上的车牌号清晰呈现……。“很方便我们了解前方情况,避免了后方指挥与前方行动脱节。”现场参与应急处置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这家企业涉嫌隐匿化肥生产企业信息……”15时20分,第一执法组向处置中心报告在玉林市施得富化肥有限公司检查时发现的问题。“我们赶赴现场。”行动总指挥随即带队出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随队前往。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辆大货车堵在玉林市施得富化肥有限公司门前,只容得下人员进出,院子内,一辆大货车上装满了化肥,该公司负责人说,这车化肥将运往广西凭祥市。
执法人员在施得富公司检查不同名称的化肥包装袋。顾艳伟/摄
据现场带队执法人员黎冠彬介绍,该公司生产的一种复混肥料外包装上注称“被委托方:山东华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委托方:南宁市农收化肥有限公司”,但实际上化肥却由玉林的这家公司生产。
本该山东产的化肥,怎么在千里之外的广西玉林市生产?面对记者和执法人员的疑问,这家公司负责人称,他们接受了山东公司的委托,这位负责人甚至拿出了对方的委托加工合同。记者注意到,该委托加工合同显示,委托方为山东华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委托方为玉林市施得富化肥有限公司,委托加工的产品为“复合肥料产品”。
“南宁农收公司允许山东公司再次转委托吗?即便是转委托给你,为何不在外包装上注明你公司的信息?”执法人员发问。这家公司的负责人不知如何回答。
“这家公司的行为涉嫌隐匿化肥生产企业信息,会对农民造成严重误导。”执法人员黎冠彬说,该公司二楼还存放着100多吨存在该问题的化肥。
总指挥随即要求执法人员向肥料包装袋标称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发函协查,以确认这种“复杂”委托关系的真实性,然后做出处理决定。
随后,在广西斯旺达化肥有限公司检查的执法人员也报告,在该公司发现外包装标注信息涉嫌与实际生产企业不符的情况,并在现场发现大约200吨化肥生产原料。
当记者跟随队伍到达位于玉林市陆川县马坡镇工业园区的广西斯旺达化肥有限公司后,执法人员正在对现场情况进行登记核查。据查,该公司生产场地里存放着包装完好的标称“广西南宁爱农肥业有限公司”的复合水溶性肥。广西斯旺达化肥有限公司负责人却称,这批肥料是在南宁生产后运到该公司的。
处置中心指挥人员在现场核查化肥委托生产企业的信息。顾艳伟/摄
执法人员注意到,该化肥包装袋内的“合格证”的版式、字体以及生产日期标注方式,与现场查获的“合格证”一模一样。另外,执法人员在现场还查获3捆尚未使用的标称“广西南宁爱农肥业有限公司”包装袋。公司负责人又辩称,化肥运到玉林后会出现包装破损,他们用这些包装袋替换。
当日下午18时,执法行动还在继续进行,根据另外两个执法组报告,他们分别在另6家公司查获“问题”化肥90多吨。
玉林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当晚,他们会继续利用无人机红外热成像技术,飞行巡查涉嫌利用夜晚生产“问题肥料”的企业,防止造假分子与执法人员打“时间差”。
据悉,这是广西市场监管部门首次利用卫星遥感和无人机巡航检查技术协作开展的跨区域执法行动。“行动得到了广西自然资源厅、广西自然资源遥感院、电信公司的支持。”广西市场监管局综合执法局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空天地协作”执法模式,可以重点对监控对象的生产规律,实现实时信息收集,这种“数字+执法”大大降低行政监管、执法巡查成本,并提高精准打击力度。广西将在此次执法行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空天地协作”执法模式,提高执法精准度,让“铁拳”更有力。
责任编辑:高秋菊近日,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管局开展推动制止餐饮浪费“两个责任”落实专项执法宣讲活动。一是将制止餐饮浪费纳入食品安全属地包保责任范畴,联合社区、村包保两级干部,指导被包保餐饮单位开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郑铁峰)“从大年初六上岛到今天,已经是我连续值班的第5天了。”2月19日下午,记者来到了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景区普济寺现场投诉点,舟山市市场监管局普陀山分局景区所工作人员黄尧尧这样告 ...
中国消费者报沈阳讯记者王文郁)12月5日,记者从辽宁省沈阳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沈阳市个私协会日前组织20名沈阳优秀企业家代表,进京参加由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和北京大学联合举办为期5天的“全国个私协会系统 ...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记者薛庆元)全市新增4536家企业做出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12315及12345热线全年受理消费投诉举报27250件,按时处置率100%,累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达1058万元……2 ...
为规范化妆品市场经营秩序,构建安全放心的化妆品市场消费环境,近日,北京市石景山区市场监管局针对热销的化妆品“小样”进行专项检查,排查化妆品安全隐患。黄爱晶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董芳忠摄影报道责任编辑:温馨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醋肉标价15元结算20元、面线糊只标起价15元结算要45元、预订客房登记时现场涨价,春节期间少数商家“趁节打劫”的行为引发消费者不满。福建省市场监管部门及时巡查监测春节旅 ...